历史沿革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始建于1956年,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当时隶属于国家卫生部。1958年,学校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195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1982年,内蒙高教局批准该校正式成立校级学位评定委员会。1986年,在教务处内设立研究生科,配备了专职人员,从此研究生教育开始了规范化教育阶段。1998年,成立了研究生处级建制单位,教务处原研究生科的管理职能划归研究生处,同时撤消研究生科。1999年,获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授权资格。2001年,学校机构改革,研究生处改制为研究生部并划为业务职能部门。2003年,获准成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2004年,成立了研究生学院同时撤消了研究生部,属于二级教学单位。2005年起,先后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9年,获准成为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2009年,学校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确定为自治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内蒙古医学院正式更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4年4月,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中医学院、蒙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卫生管理学院(自治区卫生政策研究所)、外国语学院、计算机信息学院、护理学院(卫生技术学校)、体育教学部、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鄂尔多斯学院、口腔医学院等15个教学单位,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7所临床医学院。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4月,学校有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有1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5个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7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7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学校有6个一级学科、4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本科专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骨外科学、神经外科学、普通外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个):蒙医学、蒙药学、伤寒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蒙医脾胃病学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1个):中医学(蒙医学)自治区重点学科(5个):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眼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普外、骨外)、民族医学(蒙医学)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2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血液病)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55人。其中,教授182人,副教授236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71人,硕士学位人员41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为67.95%。有硕士生导师413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1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9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9人,自治区高等教育“11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9人,自治区杰出人才3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6个、自治区草原英才19人,有自治区师德标兵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8人,自治区优秀教师3人,自治区教坛新秀6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学校著名蒙医专家苏荣扎布教授荣获全国“国医大师”荣誉称号。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蒙医诊断学教学团队自治区教学团队(5个):外科学教学团队、病理学教学团队、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团队、蒙医传统疗法学教学团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自治区教学名师(8人):刘志跃、苏秀兰、乌仁图雅、王玉华、王涛、韩雪梅、布仁达来、范艳存自治区师德标兵(1人):王玉华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4月,学校有“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各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16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8门,校级精品课程44门。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其中,中蒙医临床模拟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在区内外设有54个其它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
序号 | 类别 | 项目名称 | 所属单位 | 负责人 | 认定时间 | 学校建设时间 |
1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蒙医学 | 蒙医药学院 | 阿古拉 | 2012年 | 2012年 |
国家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3个)
序号 | 类别 | 项目名称 | 所属单位 | 负责人 | 认定时间 | 学校建设时间 |
1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蒙医学 | 蒙医药学院 | 阿古拉 | 2007年 | 2007年 |
2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药学 | 药学院 | 薛培凤 | 2007年 | 2007年 |
3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第五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蒙药学 | 蒙医药学院 | 阿古拉 | 2009年 | 2009年 |
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11个)
序号 | 项目名称 | 所属单位 | 负责人 | 认定时间 | 学校建设时间 |
1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部 | 李蔚 | 2006年 | 2010年 |
2 | 中医学 | 中医学院 | 董秋梅 | 2006年 | 2010年 |
3 | 药学 | 药学院 | 俞腾飞 | 2006年 | 2010年 |
4 | 护理学 | 护理学院 | 任海燕 | 2008年 | 2010年 |
5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附属医院 | 苏秉亮 | 2008年 | 2010年 |
6 | 口腔医学 | 附属医院 | 金武龙 | 2009年 | 2010年 |
7 | 麻醉学 | 附属医院 | 于建设 | 2009年 | 2010年 |
8 | 药物制剂技术(高职高专) | 药学院 | 顾艳丽 | 2010年 | 2010年 |
9 | 针灸推拿学 | 中医学院 | 苗茂 | 2011年 | 2011年 |
10 | 药物制剂 | 药学院 | 顾艳丽 | 2012年 | 2012年 |
11 | 公共事业管理 | 卫生管理学院 | 范艳存 | 2013年
| 2013年 |
校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2个)
序号 | 项目名称 | 所属单位 | 负责人 | 认定时间 | 学校建设时间 |
1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计算机信息学院 | 王呼生 | 2011年 | 2011年 |
2 | 英语专业 | 外国语学院 | 奎晓岚 | 2012年 | 2012年 |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8门)
序号 | 项目名称 | 所属单位 | 负责人 | 认定时间 | 学校建设时间 |
1 | 组织学和胚胎学 | 基础医学院 | 吴岩任明姬 | 2006年 | 2010年 |
2 | 病理解剖学 | 基础医学院 | 师永红孙勤暖 | 2006年 | 2010年 |
3 | 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 | 药学院 | 鞠爱华 | 2006年 | 2010年 |
4 | 药理学 | 药学院 | 常福厚 | 2006年 | 2010年 |
5 | 病理生理学 | 基础医学院 | 刘志跃 | 2007年 | 2010年 |
6 | 中医诊断学 | 中医学院 | 赵青树 | 2007年 | 2010年 |
7 | 生物化学 | 基础医学院 | 刘淑萍 | 2008年 | 2010年 |
8 | 儿科学 | 附属医院 | 任少敏 | 2008年 | 2010年 |
9 | 外科学 | 附属医院 | 王涛 | 2008年 | 2010年 |
10 | 蒙医诊断学 | 蒙医药学院 | 斯琴 | 2008年 | 2010年 |
11 | 天然药物化学 | 药学院 | 薛培凤 | 2008年 | 2010年 |
12 | 基础护理学(高职) | 护理学院 | 陈雪霞 | 2008年 | 2010年 |
13 | 诊断学 | 附属医院 | 李鸿斌 | 2009年 | 2010年 |
14 | 医学遗传学 | 基础医学院 | 李杰 | 2009年 | 2010年 |
15 | 蒙医疗术学 | 蒙医药学院 | 阿古拉 | 2009年 | 2010年 |
16 | 药物分析 | 药学院 | 王玉华 | 2009年 | 2010年 |
17 | 护理学基础 | 护理学院 | 陈雪霞 | 2009年 | 2010年 |
18 | 中医内科学 | 中医学院 | 麻春杰 | 2010年 | 2010年 |
19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附属医院 | 刘挨师 | 2010年 | 2010年 |
20 | 药物化学 | 药学院 | 杨慧 | 2010年 | 2010年 |
21 | 蒙医眼科学 | 蒙医药学院 | 乌仁图雅 | 2011年 | 2011年 |
22 | 针灸学 | 中医学院 | 苗茂 | 2011年 | 2011年 |
23 | 生理学 | 基础医学院 | 李春跃薛明明 | 2011年 | 2011年 |
24 | 推拿学 | 中医学院 | 翟伟 | 2012年 | 2012年 |
25 | 临床麻醉学 | 附属医院 | 于建设 | 2012年 | 2012年 |
26 | 医用有机化学 | 药学院 | 王建华 | 2012年 | 2012年 |
27 | 妇产科学 | 附属医院 | 宋静慧 | 2012年 | 2012年 |
28 | 内科学 | 附属医院 | 肖镇 | 2012年 | 2012年 |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
序号 | 项目名称 | 所属单位 | 负责人 | 认定时间 | 学校建设时间 |
1 | 生物医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 基础医学院 | 扈瑞平 | 2006年 | 2010年 |
2 | 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 | 基础医学院 | 周好乐 | 2006年 | 2010年 |
3 | 药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 药学院 | 赵国丁 | 2007年 | 2010年 |
4 | 中蒙医临床模拟教学实验中心 | 中医学院 | 王滨 | 2008年 | 2010年 |
5 | 护理实验教学中心 | 护理学院 | 任海燕 | 2008年 | 2010年 |
6 | 临床技能培训实验教学中心 | 附属医院 | 刘艳阳 | 2009年 | 2010年 |
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截至2014年4月,学校有5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中心。学校还有内蒙古蒙医药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政策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骨科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自治区重点实验室(5个):中蒙药重点实验室、自治区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自治区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自治区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自治区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2个):有新药筛选工程研究中心、动物脏器高值化利用生物活性肽工程实验室自治区工程技术中心(1个):分子与功能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5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3项。学校参与研究的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50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30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6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学术资源
图书馆截至2014年4月,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2500平方米。有新华校区和金山校区两个馆,其中,金山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17274.41平方米,为全校主馆,全面系统收藏各类书籍资源;新华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5448.9平方米。截至2014年4月,图书馆有馆藏文献总量137万册,其中纸质文献86.5万册,电子图书34.75万册,收藏甘珠尔经(103卷)和丹珠尔经(213卷)等珍贵文献10575册。学术期刊《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是由内蒙古医科大学主管主办的医药卫生综合性学术期刊,于1959年创刊,系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2008、2010、2011版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期刊),曾获Caj-cd规范获奖期刊奖,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全国报刊索引》、《中国药学文摘》和《中国医学文摘》(7个分册)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收录。《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主要刊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民族医药学、中医中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展及科研动态。开辟有论著(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蒙医药论坛、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短篇、综述等栏目。
文化传统
内蒙古医科大学校训学校校训博学 尚行 精诚 至善内医精神和衷共济 开拓创新 积极奉献精品活动2011年3月15日,由校学生会生活部、丹田物业公司、公寓管理科联合举办的“阳光校园”活动开启。2011年4月8日晚,由校学生会网络信息部主办的第二届电影配音大赛决赛在教学南楼101教室举行。2011年10月24日-11月6日,第十四届趣味体育节活动由共青团内蒙古医学院委员会,公共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内蒙古医学院校学生会共同举办。2012年12月1日,由内蒙古医学院校青年志愿者总队主办,实践部承办的艾滋病宣传活动隆重举行,主题为“全面防御、积极治疗、消除歧视”。2013年5月,毕业秀之梦想致青春摄影大赛由内蒙古医科大学社团联合会成功举办。2014年4月27日,第三临床医学院化妆社团举办了第二届创意化妆大赛。2014年4月28日、29日,蒙医药学院团总支属“孟根都热”社团展开“献爱心帮助琪布尔早日康复行动”。学生社团
学友社 | 型人舞域社团 | 化蝶飞俱乐部 |
阿凡提勤协会 | 弈语轩俱乐部 | 天使e族部门 |
新蕾护理协会简介 | 放飞”歌舞俱乐部 | 药学院梦想剧社俱乐部 |
弈林棋社 | SHOW——SPORTS俱乐部 | 晴空光影社团 |
EC英语俱乐部 | 索伦嘎蒙语社团 | 智库社 |
第一舞台话剧社 | 孟根都热社团 | 第三临床医学院化妆社团 |
学校领导
内蒙古医学院时期 |
党 委 书 记 | 院 长 |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任职时间 |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任职时间 |
张晖 | 女 | 汉 | 1956.9--1966.3 | 义达嘎苏隆 | 男 | 蒙 | 1956.4--1956.11 |
刘璧 | 男 | 汉 | 1966.4--1968.3 | 木伦 | 男 | 蒙 | 1956.12--1966.3 |
石琳 | 男 | 汉 | 1973.10--1978.11 | 刘哲 | 男 | 汉 | 1978.12--1983.5 |
刘哲 | 男 | 汉 | 1978.12--1983.5 | 鲍镇美 | 男 | 汉 | 1983.12--1984.9 |
张涵 | 男 | 汉 | 1983.5--1987.5 | 陈锵 | 男 | 汉 | 1984.9--1987.5 |
斯勤 | 女 | 蒙 | 1987.5--1992.8 | 安志庆 | 男 | 汉 | 1991.4--1995.8 |
吉如木图 | 男 | 蒙 | 1992.8--1998.5 | 王延彬 | 男 | 汉 | 1995.8--2000.3 |
陈羽 | 女 | 蒙 | 1998.5--2000.2.20 | 杨成旺 | 男 | 汉 | 2000.3--2003.3 |
王 延 彬 | 男 | 汉 | 2000.3.28--2003.12 | 毕力夫 | 男 | 蒙 | 2003.6--2008.08 |
王 耀 新 | 男 | 汉 | 2003.12 -- 2010.09 | 欧阳晓晖 | 男 | 汉 | 2008.08--2010.09 |
内蒙古医科大学时期 |
党 委 书 记 | 校 长 |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任职期间 |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任职期间 |
包红亮 | 男 | 蒙 | 2010.09--2015.08 | 杜茂林 | 男 | 汉 | 2010.09-- |
白长明 | 男 | 蒙 | 2015.0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