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基本信息
办园形式:寄宿制地区类别:城市联系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艺术厅南街60号新城区蒙古族幼儿园邮编:10051园所介绍
该园坐落在呼和浩特市中心新城艺术厅南街,总占地面积6350㎡,教学楼及其附属设施建筑面积共3850㎡,设施设备均达到“一类甲级”、“自治区示范园”要求标准。该园幼儿500余名,除了绝大多数为蒙古族和汉族以外,还有人数不同的达斡尔族、满族、回族、朝鲜、鄂伦春族和鄂温克等少数民族幼儿。该园设小、中、大和学前班14个教学班,建立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学研究运行机制。建园50多年来,毕业幼儿达5000多名。教学理念
该园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施“科研兴园、特色立园”,建立学研型教科研组织,创办民族特色幼儿园。园所荣誉
该园1982年首批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 ,1989年被评为呼市一类甲级幼儿园,1995年被评为呼市最美儿童乐园,1999年被评为呼市“一日生活”管理优秀幼儿园,2000年被评为呼和浩特市先进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幼儿园,2006年被评为呼和浩特市“绿色校园,2007年被内蒙教育厅评为幼儿教育先进集体。园所大事
1956年成立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蒙古族幼儿园前身——“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第四幼儿园”1957年改为: 呼和浩特市第四幼儿园,隶属于呼和浩特市教育局。韩秀英任园长。1963年: 被呼市政府确定为对外开放单位1969年——1975年: 与呼市第二幼儿园合并(正处于文革的非常时期)1975年——1977年: 改为呼和浩特市东风区第四幼儿园,隶属于东风区政府。1977年: 改名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蒙古族幼儿园,隶属于新城区教育局。1982年: 被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首批“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1985年12月: 幼儿园建园三十周年庆典,自治区主席布赫前来参加。1989年9月: 幼儿园被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评估认定为首批“一类甲级幼儿园”1989年: 改建教学楼,1991年新教学楼落成,举行盛大的“建园三十五周年及教学楼落成”庆典。1995年19月: 被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评为呼市地区“最美儿童乐园”。2000年4月: 被呼和浩特市委员会、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单位”。2000年11月: 被评为自治区首批“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幼儿园”。2001年7月: 被呼和浩特市教育委员会评为“幼儿教育先进集体”。2001年9月: 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五”教育科研课题“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城市蒙古族幼儿园双语教学》。2001年10月: 承担了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幼儿园智能学具》实验研究课题。2004年5月: 该园提交的论文在多元智能与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暨DIC国际合作项目第三次年会上获一等奖,选送的两节课例获优质课并录制成光盘在全国发行,我园被评为“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研究”成绩优异嘉奖单位。2004年6月: 接受了国家教育部及美国IBM的认可,并赠送了五台儿童电脑。2004年12月: 获内蒙古现代教育技术“三项评比”活动优秀奖,制作的幼儿园网页获一等奖。2005年6月: 被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民族幼儿园内部管理AAA级。2005年7月: 北京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潜能实践研究”暨DIC国际合作项目第四年会上,获年会优秀学校发展奖、该科研项目实验教师的论文获国际论坛二等奖、同时选送的五节课堂实录均获一、二等奖,三节CAI课件均获开发奖。2006年4月: 呼市环保局、教育局命名为呼和浩特市绿色校园2006年4月: 首届呼和浩特市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蒙古语言诗歌朗诵一等奖2006年10月: 论文“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发表在教育部—IBM Kidsmart“小小探索者”早期智力开发论文选集;并获得了价值8000元的儿童电脑2004年4月: 第二节呼和浩特市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诗歌朗诵比赛一、二等奖。2007年9月: 接待了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教育科技局领导来我园参观指导工作。2007年9月: 接受了全国妇联主席赵少华带队,首次向内蒙古东部地区捐赠迎奥运福娃赠送活动。2007年10月: 被内蒙古教育厅评为先进集体。
相关评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相关新闻